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绿色是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的底色。三明历届市委、市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严守“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、不能变坏”底线,深入实施“蓝天工程”“碧水工程”“净土工程”,城市生态底色更加亮丽,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。
2024年1-12月,市区优良天数比例99.2%,全省第三;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.54,同比改善5.2%;6个县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位列全省前十,数量全省第一。主要流域断面水质100%达标,实现全域国控断面100%优质水和6个县全域100%优质水;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4年1-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,我市地级市水环境质量进入全国前30(位列全国第29位)。
蓝天:基本完成三钢、天尊新材料超低排放改造;基本完成永安万年水泥等6条水泥生产线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;基本完成全市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整治;建成铜浪建材科技RTO等涉VOCs治理项目10个;累计完成137家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。
碧水:创新“晒水、议水、评水”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机制,积极策划申报水污染防治项目,其中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2个、省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49个,总投资约13亿元。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修复建设,泰宁金湖、三明闽湖已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并经推广应用,宁化翠江申报福建省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(已通过省厅公示)。
净土:稳步推进大田县前坪乡回民铁矿历史遗留废渣治理等4个项目,着力切断重金属等污染源进入农田途径。实施3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2721万元,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。全面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完成“无废小区”、“无废工厂”“无废酒店”“无废商超”“无废小吃”等135个“无废细胞”建设,完成将乐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、宁化县生活垃圾焚烧厂等11个项目建设。
作为一座老工业基地城市,我市强力推动三钢绿色升级改造,严把项目准入关,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,积极发展以氟新材料产业、石墨和石墨烯产业、稀土新能源材料产业、生物医药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共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一幅山水画,越画越动人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